栖霞金矿事故追踪:救援有哪些困难,应对有哪些举措
山东栖霞笏山金矿救援进程
救援,难在哪? 1.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,岩层构造裂隙易造成钻孔“卡钻”,施工难度大。 2. 钻孔与巷道贯通后,如涌水量大,易造成井下水位提高,给被困矿工安全造成威胁。 3. 钻孔深度大、构造多,易出现偏差,实现与巷道准确贯通有不确定性。如已实现贯通的3号钻孔钻至521米深后,经测量确认存在7.3米偏差。 4. 在进行回风井井筒清障时,距井口350米深处遇到严重堵点,供风排水管路、供电通信线缆等相互交织在一起,井筒内施工空间窄、吊笼断面小,清障施工难度极大。1月16日12时,清障深度为350米,到1月20日19时,这一深度仍为350米。
救援现场
1月20日,山东省栖霞市笏山金矿事故爆炸现场共有16支专业救援队伍和1支消防救援队伍,589名救援人员、395台套救援装备。
此次救援动用了雪姆T200钻机、雷达生命探测仪、螺杆式水泵等国内先进救援设备。救援人员曾利用这些设备在1月17日打通3号钻孔,让救援取得重大进展。目前,3号钻孔用于保持联络和给养输送。1月19日、20日,救援人员和医疗专家与井下被困矿工通电话12次,分别投放营养液102瓶、粥31瓶、鹌鹑蛋12瓶、咸菜丝4瓶、水44瓶以及保温桶、养乐多、维生素、湿巾、痔疮膏、碘伏、绷带等物品。
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地面打钻面临多个难题。在地面打钻方面,虽然目前已经实现了1号钻孔、3号钻孔与被困矿工所处巷道贯通,但2号钻孔因遇破碎带造成“卡钻”、5号钻孔因偏离7.3米无法纠偏,均已被废弃。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据了解,在矿山救援中,打到600米深处的先例是不多的。”
前有“围堵”,后有“追兵”。应急救援指挥部副总指挥、烟台市市长陈飞在1月18日表示,要关注井下水位上涨带来风险。根据钻探资料和五中段被困矿工反馈,井下透水严重,透水量为每小时10立方米左右,影响被困矿工生存环境。
“麻烦再送一部电话,做为备用。联系不到你们,我们就找不到党了。”这是1月19日上午,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井下被困矿工通过3号钻孔,传递上来的一张字条的内容。
全力救援!穷尽一切手段 此前,救援按照“两条腿”并行的思路进行,一方面加快清理回风井井筒障碍物,另一方面加快地面打钻,开辟生命通道。 1月19日,应急救援指挥部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,明确了“3+1”总体救援方案,“3”即:生命维护监测通道(1号和3号钻孔)、生命救援通道(井筒和10号钻孔)、排水保障通道(7号和8号钻孔);“1”即:辅助探测通道(4号、6号和9号钻孔)。 救援现场
面对困难,应急救援指挥部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,明确救援方案,不惜一切代价、穷尽一切手段,争分夺秒,全力展开救援。
救援现场
截至1月20日19时,4号钻孔进尺555米,6号钻孔进尺554米(正在下套管),9号钻孔进尺140米,7号钻孔进尺55米,8号钻孔正在规划进场道路。
为打通堵点,1月19日,应急救援指挥部调整了井筒清障方案,着眼提升井筒清障速度,增设了2台稳车,采用3层盘布置,上层盘做保护盘,下面2层盘做工作盘,小型杂物用吊笼提升,大型杂物用钩头直接提升。方案实施后,井筒内清障切割作业从4人增加到6人,可同时分工清理更多障碍物,增设吊笼、罐道绳,提升速度、清理效率得到很大提升。
1月20日,用于井筒清障的双层吊盘到达距井口350米深处的堵点,并于10时左右对该堵点发起“总攻”。救援工作按照救援方案稳步推进,4号钻孔将代替3号钻孔作为生命维持通道。
1月20日22时30分,4号钻孔成功透巷5中段,替代3号钻孔作为生命维护监测通道。3号钻孔因有漏水现象,将进行固井堵水。
来源:中国应急管理报 记者高文静
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:董臣